南台科大“作伙来种田II” 农村在地创生创新农期《谷雨巡田埂》登场

2020/05/12

【大成报记者于郁金/台南报导】南台科技大学“城先启后‧洄稻农村-创生在地实践计划”学生创业团队“来坐农创工作室”为了让现代人们了解食农教育重要性、24节气跟农事作物之间关联,与在地非营利组织“台南市后壁区顶长社区发展协会”合作,共同举办“作伙来种田Ⅱ-从插秧到收割”,先前第1场《雨水来播稻》学员们透过双脚踏在软烂田里,弯著腰亲手完成了辛劳的插秧环节后,紧接著第2场《谷雨巡田埂》田间照护活动热闹登场,生动有趣活动再度深获好评。
“壳雨”为24节气中第6个节气,也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,春耕后的农作物特别需要雨水的灌溉;而“壳雨”过后,稻子即进入了抽穗期,也是决定稻作产量最重要的关键期;“作伙来种田”活动中一向受好评“田埂小教室”,这次也不例外地,准备了许多不可不知的农事知识要来告知大家,在活动现场以分组抢答的趣味竞赛,活络气氛印象深刻。
为了让学员体验农村乐趣,活动特别设计“抓泥鳅大赛”,学员们兴奋的迫不及待下水挑战咕熘熘的泥鳅,连台南市后壁区翁振祥区长也一同下水逗热闹;紧接著来到本次农事活动的重头戏—田间维护,学员各个弯著腰,努力、认真的捡十福寿螺并除去牛茎草,施做维护稻田工作!
在田间维护结束后,现场提供古早味香蕉冰让学员消暑休息片刻,接著体验米食料理“鼠壳粿”,所有材料全由社区阿嬷一手包办,希望将传统农村的幸福滋味传达给每位学员;活动最后,则由团队带领学员一同走访自然农法“鸭间稻”,了解合鸭与稻田是如何共生共存,为活动画上完美句点。
南台科大工管信息系曾碧卿老师表示,此次《谷雨巡田埂》活动时间,具有另一个重要意义,那就是屋内日历始终停留在2000年4月22日,屋主无偿提供给社区使用,也是“来坐农创工作室”固定举办创新食农教育活动“老屋”,在闲置多年后,2017年因著顶长社区发展协会的开始整修,同年在学校“筑梦逐梦”计划支持下,学生逐步投入社区,落实资源踏查、农业耕种、聚落活动、生活特色等行动,并办理创新食农教育活动吸引外地游客踏实土地,让位于后壁区顶长社区粨面宋江公园内,大伙口中的“老屋”,不再是一间有壳无魂空房,而是一个承载社区居民与游客,共同生命经历的参与式空间,为被遗忘的空间再度注入新活力,写下新篇章;这个距离悬挂著的日历满20年日子,著实值得纪念与感恩。
“城先启后‧洄稻农村-创生在地实践”计划为南台科技大学109年度孵育之USR种子型计划,由工管信息系曾碧卿老师所带领“来坐农创工作室”学生创业团队,踏进实际场域“台南市后壁区长短树里顶长社区”,希望借由办理创新食农教育活动,能使社区增加更多新生命力且将文化推广出去,让更多人“洄稻农村”了解食农教育重要之意义,以善尽大学社会责任。

【作者:张国荣

本文由:ballbet贝博下载 提供

关键字: ballbet贝博下载_app下载

南台科大“作伙来种田II” 农村在地创生创新农期《谷雨巡田埂》登场